163法則專利獲得者-吳群學
在營銷中,我們常常談到“借勢營銷”、“順勢而為”、“營銷造勢”等等,所謂這個“勢”更多的可以釋
義為環境、儀式,也就是說,通過營銷的“勢能”提高客戶轉化的效率。
孫子兵法曰:“激水之疾,至于漂不者,勢也。”湍急的流水,飛快地奔流,以致能沖走巨石,這就是勢的
力量。
比如我們為什么經常舉辦客戶投資交流會或者產品展示會,這也是一種“造勢”。如果客戶交流的“勢”的
效果出來,則會讓營銷效率事半功倍。那么在金融產品營銷中,哪些可以造勢呢?
一、大勢
金融產品是非具象化的產品,銷售的是對未來的預期,因此對于未來的大勢的方向把握尤為重要。在產品營
銷的時候,要告訴投資人,未來的大勢將如何演繹的,把邏輯梳理清晰非常重要。
例如:海外產品的綜合配置是這兩年的一個方向,那么我們需要告訴投資人:
1、事實證明,海外市場和國內市場相關性不大,能夠對沖風險提升收益;
2、美國股市持續走牛,海外高息債收益可觀等例證很好的詮釋外部機會;
3、人民幣的匯率波動風險蠶食著客戶的收益。把大事闡述清楚后,同時再結合客戶留學、旅游等需求,就
很容易打動客戶。
二、聲勢
營銷的本質不僅是產品的競爭,更是認知的競爭。產品在客戶眼里“是什么”比實際上“是什么”更重要。
2009年3月,澳大利亞昆士蘭州旅游局策劃的“護島人”招聘活動吸引了全球近3.5萬人應聘,花170萬澳
元讓全世界迷上大堡礁,這就是造了“聲勢”。
財富機構在產品營銷、活動組織、品牌宣傳上同樣可以把“聲勢”合理的表達出來。比如,投資策略會的名
家大咖;爆款理財的限時搶購,都可以達到造出“聲勢”的目的。
三、儀式
儀式感在金融產品營銷中有著別樣的重要性。因為金融產品關系到客戶的財富,讓每一次購買具有很嚴謹的
申購、風控流程,讓客戶更加的放心。比如在轉賬的時候,馬上可以一鍵轉出的時候,我們讓客戶再“確
認”一遍,這個小的儀式,會增加客戶的安全感。
四、優勢
產品優勢不難理解,比較難踐行的是把優勢能夠對到客戶的需求。哇哈哈口感不錯,但是營銷的時候,你找
到的產品優勢是“營養高、味道好”,這樣的話同質化很多而且未必能夠讓客戶建立直接的需求。但是哇哈
哈把廣告做成了“喝了哇哈哈,吃飯就是香”,馬上就成為客戶關心的角度,這才凸顯了產品的優勢。
五、借勢
借勢在營銷中是最常用的方式,也是效果最好的方式。在借勢中,我們可以找到很多規律性的東西,只要保
持著敏感性和銷售意識,借勢營銷就能發揮出效果。
一般來說,借勢分為五個方面:
借關聯產品之勢;
借客戶自身之勢;
借事件驅動之勢;
借強勢產品之勢;
借名人效應之勢;
營銷是需要“勢”的,如何“擇勢”、“用勢”、“造勢”是考驗產品經理或者運營人員的。如何
把“勢”駕馭好,為產品服務,達到營銷提升效率的目的,是造勢的目標。